NG体育北京市第三届学生资助评选活动颁奖典礼举行首次发布北京市学生资助宣传形象大使“小莫愁”3月22日,“助学圆梦育新人 强国有我筑未来”北京市第三届学生资助评选活动颁奖典礼在北京市东城区少年宫天地剧场举行。
活动首次对外发布北京资助育人宣传形象大使——“小莫愁”,并对“首都学生资助典型经验单位”“首都资助育人优秀工作者”“首都校园励志人物”进行了表彰。3名获奖学生和2名获奖教师代表讲述了个人工作和成长的故事,4家获奖单位分享了资助育人的创新做法和资助育人成效。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马建斌,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张永凯,北方工业大学党委、副校长王力,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宣教处处长谈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财务处副处长孔凡娟,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副主任李青,北京教育资产与财务管理事务中心党支部、主任程诗敏等出席颁奖典礼。各区教委,各市属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工作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等200余人现场参加颁奖典礼,92.2万师生通过北京日报客户端、千龙网客户端、现代教育报新媒体平台等同步收看直播。
学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是党和政府践行初心使命、保障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之一。为全面展现学生资助工作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宣传北京市各区、各校学生资助工作者实干担当、攻坚克难的感人故事,展示资助育人的显著成效,北京市教育资产与财务管理事务中心组织开展了第三届“助学圆梦育新人”学生资助评选宣传活动。经过区校推荐、专家初评、综合打分等环节,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东直门中学、北京市对外贸易学校等20家单位荣获“首都学生资助典型经验单位”称号,北京市广渠门中学赵佳歆、北京市商业学校白马乐等30名同学荣获“首都校园励志人物”称号,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张又佳、北方工业大学张少波等30名教师荣获“首都资助育人优秀工作者”称号。
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劲松分校的学生们用轻盈欢快的舞蹈《梦开始的地方》拉开了活动的序幕。
活动首次对外发布北京市学生资助宣传形象大使——“小莫愁”。据悉,该宣传形象大使设计受希望工程形象大使“大眼睛”的启发,塑造了一个青春、活泼、向上的学生形象。“小莫愁”的名字寓意学生沐浴国家教育资助的阳光,茁壮成长,在资助的引领下,学习之路不再发愁。
在“青春追梦 励志成长”学生现场讲述资助故事环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学生杨帅讲述了从小与疾病顽强抗争,在国家的资助下安心求学,勇敢追梦,积极参与公益歌曲演唱和创作的难忘经历;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学生张宇欣分享了自己努力学习宠物养护与经营专业知识,立志成为宠物护理、驯导专家,回报社会的成长目标;北京物资学院学生罗国庆讲述了他从重庆偏远小山村考入北京高校,通过努力成为专业系里当年第一个入党学生,积极参与抗击疫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和国家发展奉献力量的青春故事。
在“筑梦未来 守护成长”教师现场讲述资助故事环节,北方工业大学机关张少波和顺义区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校长李明伟分享了他们暖心的育人故事。张少波将经济资助与思想引领、素质提升、责任教育相结合,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用爱心和把党和国家的资助送到他们手中,激励学生立志自强。李明伟校长积极学习学生资助政策和文件精神,参与起草、修订《顺义特教寄宿生生活补助实施办法》等资助文件5项,让学校的学生资助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也为更多的特教学生送去温暖和希望。
多年来,在北京市教育两委的关心和支持下,各区、校立足实际,努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踏实、认真NG体育、细致地推进学生资助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资助育人成效。“助学圆梦 点亮梦想”环节展现了首都学生资助典型经验单位的资助育人特色做法。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东直门中学和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的学生资助分管领导通过圆桌访谈的形式,分享了开展学生资助工作的典型经验。
作为首善之区,北京市始终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资金投入持续增加,有力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成长成才。学生资助战线以“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为目标,坚持在精准资助上下功夫,不断提升资助育人成效,推动学生资助从“保障型”向“发展型”延伸拓展,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温暖答卷”。经过多年持续不断地规范建设,首都学生资助工作内涵进一步丰富,精准资助、资助育人等方面已形成“北京经验”。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张永凯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北京市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建设成效显著。资助项目由2007年的10余项增长到目前的30项,资助总人数、总金额持续上升。2022年,北京市学生资助人数达到202.09万人次,资助总金额14.22亿元,进一步提高了免保教费、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退役士兵资助、边远山区基层就业补偿代偿等项目的资助标准,扩大了学生的受益范围。同时,进一步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精准度,实现“应助尽助”,建立并深化精准资助、资助育人、资助宣传、绩效考评、监督检查等一系列工作机制,提高资助工作效能NG体育。
张永凯表示,北京市还将立德树人切实融入学生资助工作,为受助学生的兴趣培养、能力提升、视野开阔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如组织学生资助宣传大使进区入校宣讲,开展社会实践等资助育人活动。首都学生资助涌现出一批批优秀受助学子,他们不仅成绩优异,而且在各类竞赛中展现了较强的创新能力。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马建斌在致辞中表示,党的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学校和社会积极参与的较为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从制度上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为促进教育公平、助力教育脱贫攻坚、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马建斌指出,北京市学生资助工作立足首都、坚持首善,学生资助保障水平和资助育人水平处于全国前列。特别是近年来,北京市大力组织资助育人社会实践、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宣讲、“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宣传等活动,传播国家资助政策,宣传优秀人物事迹,充分发挥学生资助的价值引领和激励教育功能,这些好举措,非常值得总结和推广。
本次颁奖典礼由北京市教育资产与财务管理事务中心主办,现代教育报社承办,旨在宣传新时代首都学生资助典型经验单位的建设成果,展现学生资助工作者的育人故事和励志学生的动人故事。未来,北京市学生资助工作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完善治理体系NG体育,努力向着“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目标前进,助力每一名受资助的学生圆梦成才,报效祖国。